奥迪a3两箱新款价格及图片大全视频(奥迪a3两箱新车报价2020款)
[XCAR 对手栏目原创]
“这辆奥迪多少钱?”
“@#¥%……&”
“啥?不到20万!确定这是奥迪不是奥拓吗?”
“图样图森破!这年头什么都涨,就车价一路跌啊”
当我们还以为豪华品牌没个三四十万下不来时,德系ABB(奥迪、奔驰、宝马)已经将战火烧到了20万元区间,部分车型已经下探至20万元以下,争相国产再加上推出入门级车型,一遍遍刷新着我们对豪华品牌的价格印象。而从以往德系ABB的“三国演义”,到如今的群雄争霸,这个以往因为定位底、利润薄,不入豪华品牌法眼的紧凑级市场,如今成了香饽饽,德系ABB除了由来已久的“德系内部矛盾”以外,还将面临着更多未知的“敌我矛盾”。
“德系内部矛盾”
●“土著”们打响首战
参战者:奥迪A3、奔驰A级、宝马1系
在国内你会发现,有麦当劳的地方一般就有肯德基,两者与其说是竞争关系,不如说是相伴相生的关系。奔驰、宝马、奥迪这三个品牌也是如此,只要一家涉足某个车型级别,另外两家的跟进是迟早的问题。而在紧凑级豪华车市场,三家早已缠斗多年,熬成了这个级别的“土著”。
首先我们来说说“ABB”中间的那个“A”,奥迪造小车的历史由来已久,如果要追根溯源的话,1974年,奥迪就推出了两厢家用车奥迪50,不过这款车型尺寸上比Polo还小,用现在的标准来看,连A0级车型都算不上。
第一代奥迪A3
第一代奥迪A3诞生在1996年,基于“PQ34”平台打造,第一代奥迪A3尺寸上和同平台的高尔夫差不多,是名副其实的紧凑级家轿,相比高尔夫的务实和中庸,奥迪A3更加偏向于运动型,以至于在1999年前都只有三门版,这款小车不仅配备了ESP,还有了quattro四驱系统。
第二代奥迪A3
第二代奥迪A3国内消费者都比较熟悉,基于升级后的PQ35平台,2003年推出,外观圆润时尚,搭载了大量先进的技术。第二代奥迪A3于2010年在国内上市,但是因为售价偏高,并且车内空间过于“紧凑”,遭受冷遇。
第三代奥迪A3
第三代奥迪A3也就是今天在售的版本,2012年日内瓦车展发布,基于大众全新的MQB平台打造,外观上是典型的奥迪家族式设计,像一辆缩小版的奥迪A6L,相对偏于中庸,内饰采用简约风格,工艺和用料依然对得起精品家轿的身份。而在驾控体验上,奥迪A3相比德系的两位对手更加偏重于舒适性,更适合哪些性格沉稳,并且顾及家庭的年轻消费者。
第一代奔驰A级
奔驰A级是奥迪A3在这个级别的对手,但严格来说,也只有目前的第三代A级才算得上,此前的两代A级实在是身材过于较小。奔驰A级诞生的时间和奥迪A3差不多,1997年,第一代奔驰A级诞生,因为采用“三明治”式车身结构,导致车身较高,但是车长和轴距偏小,使其更加像一款小型的MPV车型。
第二代奔驰A级
第二代奔驰A级更像是第一代的改款车型,外观上变化不大,车身尺寸明显增加,不过与奥迪A3和宝马1系相比还是有明显差距。奔驰A级在海外市场还算成功,前两代车型售出了超过110万辆,但是在国内市场却备受冷遇,和奥迪A3一样同在2010年入华,但同样因为定价高,车身小,销量平平。
第三代奔驰A级
第三代奔驰A级可以说脱胎换骨,不仅采用了更大气的外观,同时也在新的MFA平台上打造,尺寸、动力及配置上均有大幅的升级。车身尺寸上,奔驰A级长宽高为4292/1780/1433(mm),轴距为2699mm,已经彻底追上了两位对手,内饰精致,并且还有众多高端配置,动力不算出众,但是底盘调较舒适而富有驾驶乐趣。
下面聊最后那个“B”,掐指一算,从2004年推出第一代,宝马1系到今天也就两代,宝马反应也太慢了!真的是这样吗?No!宝马早在1993年就出手紧凑级市场了,只是那款车型不叫1系,并且和3系还有不小的渊源。
宝马3系Compact
早于奔驰和奥迪,宝马在1993年就基于3系搭载一款相对紧凑的3系Compact(E36),采用两厢半的设计,掀背式尾门提供更加灵活的载货空间,此后,在3系过渡到E46后,宝马也顺势推出了E46 Compact,不过这款车型因为其个性化的设计而备受争议。
第一代宝马1系
1系是宝马旗下的一个年轻的车系,2004年才宣告诞生,代号E87的1系是这个级别唯一的FR布局底盘,并且在底盘表现力压对手,用料非常扎实,悬架部件采用了非常多的铝合金部件,驾驶乐趣上强于奥迪A3和奔驰A级,尽管收到车迷的一致好评,但因为较高的售价,以及车内空间不足,第一代1系在国内市场表现平平。
第二代宝马1系(现款)
2011年,第二代宝马1系登场,技术上全面升级,换装了涡轮增压发动机,采用了全新的外观风格,车身尺寸也进一步加大,缩短了与对手的距离,也因此得以进入更多家庭用户的视野。而作为这个级别唯一的后驱车,操控上依然可以堪称标杆,底盘调校非常均衡,既可以提供足够的驾驶乐趣,也可以满足日常代步的舒适性需求。
令人惊奇的是,奔驰、宝马、奥迪三家在紧凑级豪华车市场的步调几乎一致,新车策略就像事先商量好了一样,在差不多的时间进入紧凑级市场,前后脚进入中国市场,甚至刚进入中国市场的命运都差不多,被市场无情的冷落。
相比上代,三款车型的车身尺寸都有了大幅的增加
而从现款奥迪A3、宝马1系和奔驰A级看,三款车型的进化方向都很一致,并且不约而同地迎合了中国消费者的口味,比如大幅增加的车身尺寸,更加舒适的内饰和驾控体验,另外价格上也都大幅下调,动作最快的国产版奥迪A3甚至将价格下探至20万元以下。
奥迪A3、宝马1系和奔驰A级售价车型(不包含高性能版)售价区间奥迪A318.49-29.67万元宝马1系24.20-30.60万元奔驰A级23.20-29.70万元爱卡汽车网制表www.xcar.com.cn
此前说到,三大车系刚入华时都遇到了定价过高,车内空间不足的问题。现如今这两块短板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,并且还将持续改善,车身尺寸的增加自然是不必说,另外除了率先国产的奥迪A3,宝马1系和奔驰A级的国产是可以期待的,这意味着售价还会继续降低。
虽然竞争不可避免,但这三款车型更多是共存共生的关系,或者说是互相提升,三家共同将市场做大,最终达到共赢。三款车型势均力敌,并且在定位上也有所差异,奔驰A级的精致、宝马1系的运动,以及奥迪A3的中庸和舒适,每款车型都能找到的属于自己的市场空间,短兵相接的火药味因此淡了不少,是对手也是队友!
德系紧凑豪华车市场的固有矛盾
●“钢炮”争夺制高点
参战者:奥迪S3/RS3、宝马1系M、奔驰A级AMG
德系“ABB”的三款紧凑级豪华车型从诞生起就具有了不少的运动基因,在加上紧凑级车型相对灵巧的身材,衍生出“小钢炮”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第一代奥迪S3
第一代奥迪A3在1999年就衍生出了高性能车型S3,动力和底盘都更加运动化。2006年,基于第二代A3的S3诞生,搭载2.0TFSI发动机,百公里加速仅5.5s。而在2011年,奥迪又增加了RS3车型,外观更加凶悍,搭载备受好评的2.5TFSI发动机,百公里加速时间仅为4.6s。
奥迪RS3
标榜运动的宝马自然在性能车型上也不会掉队,在第一代1系全球热销之际,宝马就推出一款以E82 Coupe为基准开发的高性能跑车并命名为1M,搭载直列6气缸涡轮增压发动机,最大马力可达340Ps,匹配手动变速箱,官方加速时间为4.9s。而现款宝马1系也同样有M135i可选,搭载一台3.0T的直列六缸发动机,官方公布的0-100km/h加速成绩为4.9s。
现款宝马M135i
奔驰A级前两代车型因为平台的限制没有推出性能车型,而在第二代奔驰A级上,奔驰拿出了A45 AMG,搭载2.0T高功率发动机,最大功率为360Ps,最大扭矩450Nm,匹配7速双离合变速箱,官方公布的0-100km/h加速时间仅需4.6秒。
奔驰A45 AMG
可以看出,三款“小钢炮”在性能上也保持了很高的一致性,似乎很有默契,不突出也不落伍(三家真的没有商量过?),“钢炮”车型成为很多追求极致驾控体验的车迷首选,给整个车系乃至品牌都注入了运动化的基因,
●开辟新战场
参战者:奔驰CLA、宝马2系(宝马1系三厢版)、奥迪A3三厢
“土著”们在原来的地盘待久了以后,颇感无聊,觉得“世界那么大,应该去看看”,就比如近在咫尺的紧凑级三厢豪华车市场。在这条路上,奥迪步子迈得最大,不仅推出了A3三厢(Limousine版),而且还将这款车型投入了国产。对三厢版车型最为在意的应该算中国市场,虽然时代在进步,但依然还有很多思想保守的消费者偏爱三厢,甚至非三厢不买。
奥迪A3在2012年首发时就推出了三厢版本,这并非是给两厢版车型加了一个“尾巴”那么简单,车身比例很协调。而在三厢的基础上还衍生出了敞篷版车型。
奔驰此前并未涉足紧凑级三厢车市场,而此次的策略也并非是给奔驰A级加一个“尾巴”那么敷衍,而是在相同的MFA平台上拿出了一款全新的CLA车型,这是一款轿跑车型,外观上与奔驰CLS有很大的相似之处。
动力上搭载1.6T和2.0T发动机,起步售价28.6万元,定价上比奥迪A3三厢要贵了不少,不过这毕竟是一款主打时尚优雅的轿跑车型,这样的定价还是可以接受的,而且CLA国产已经是时间问题,价格还有下探的空间,这样一款高回头率的优雅轿跑,会吸引不少年轻消费者的目光。另外,在CLA的基础上还衍生出了更加个性的猎装版。
宝马同样没有偷懒,而是老老实实推出了一款全新的2系Coupe车型,可以理解为上代宝马1系Coupe的替代产品,定位双门轿跑车,相比1系,2系Coupe轴距甚至增加了30mm,后排腿部空间也增加21mm,但毕竟是双门版车型,实用性还是受到了限制,至少在中国市场难成主流车型。动力上搭载1.5T和2.0T发动机,起步售价也高达32.53万元,并且国产的可能性很少,这显然难以与奥迪A3三厢和奔驰CLA抗衡。
于是,有消息称,宝马可能会为中国市场打造1系的三厢版车型,计划在2017年推出,采用UKL前驱平台,并且实现国产,对手正是锁定为奥迪A3的三厢版,虽然宝马官方并未证实,但此前规划中写到会推出一款定位低于3系的入门级车型,这款车型很可能就是1系的三厢版。
宝马1系三厢版的效果图
在中国市场上,三厢车依然是紧凑级车市场的主力,对豪华紧凑级市场也是如此,所以奥迪A3三厢、奔驰CLA和未来的宝马1系三厢将是占领市场的生力军,前两款车型在定位上形成了很好的差异,而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宝马1系三厢将会迎合国人的口味,非常值得期待!而其它希望进入这级别的非德系对手目前还没有三厢计划,这是一个不错的抢跑机会。
● 战火的延伸
参战者:宝马2系active tourer、奔驰B级
如果“土著们”觉得两厢、三厢玩得太常规了,那就来点“非主流”,比如推一款紧凑级的休旅车,一向反应有点慢半拍的奔驰这回走到了前头,奔驰B级早在2004年推出,一开始也是为了挽回奔驰A级的不利局面,官方给的定位是“紧凑运动旅行车”。现款奔驰B级与奔驰A级同平台打造,车身尺寸更大,强调空间上的多功能性。奔驰B级推出后很多年,都没有直接的竞争对手,直到宝马2系active tourer的出现,也算是上演了一出“高山流水遇知音”。
宝马2系active tourer颠覆了人们对宝马的印象,因为它是一款前驱车,出自UKL前驱平台,车身尺寸与奔驰B级接近,外观上也很像一款MPV车型,这款车型以宽敞空间和出色的实用性为卖点,舒适性也有出众表现,完全迎合了家用车的标准。
宝马2系active tourer几乎是完全冲着奔驰B级去的,无论是从产品上还是价格上来看,定位也非常相似,是一场针尖对麦芒的争夺,但事实上真的会那么惨烈吗?其实也未必!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肯德基和麦当劳,两者既是对手,也是队友。宝马2系active tourer的加入,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,可以拿来与奔驰B级做对比,两者之间二选其一,最终会促进整个市场的成长,是一种双赢,而并非零和游戏!
开辟新战场
“敌我矛盾”
●与“新移民”的攻防战
参战者:德系三强、雷克萨斯CT200h、沃尔沃V40、英菲尼迪Q30、……
市场是开放的,当然不会只属于德系三剑客,虽然他们是“土著”,但也不能阻止更多新移民的加入。首先要说到的是沃尔沃V40和雷克萨斯CT200h。
如果要追根溯源的话,V40并不是沃尔沃在华推出的第一款紧凑级豪华车型,这个头衔要数已经在2012年就停产的沃尔沃C30,这款车型早在2007年就进入国内市场,只不过像低调的沃尔沃品牌一样,C30在华也过于低调,市场反响平平,以至于都让人想不起还有这样一款“前辈”车型。沃尔沃C30被冷遇的原因也是两个,其一是因为定价过高,刚入华时起售价超过30万元。其二是因为双门的车身设计,实用性上表现不佳,难以成为主流车型。
沃尔沃C30的继任者是V40,这次沃尔沃放弃了上一代车型的“小资”情节,一开始就采用了五门版的设计,简约的设计中带着运动与时尚,同时富有驾驶乐趣也没有完全放弃舒适性,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高品质的内饰材质和精致的工艺,富有高级感。出众的安全性依然是这款精品车型的卖点,而与德系的对手相比,车内空间依然有所欠缺,另外品牌认可度上也稍有差距。
现款的沃尔沃V40的技术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老东家福特的影响,而下一代V40会完全摆脱这种局面,将采用基于沃尔沃与吉利共同开发的CMA模块化平台打造,而新一代V40是这个平台的首款车型,预计在2016年推出,相信已经“嫁到”中国的沃尔沃会考虑更多中国消费者的口味,比如更大车身尺寸,更加舒适的调校等等,在产品力上与德系对手看齐,“本土”作战的沃尔沃胜算会更大!
雷克萨斯CT是紧凑级豪华车市场的一股新风,全系混合动力,并且将起售价压到了26.9万元,是目前最便宜的雷克萨斯,外观沉稳而不失时尚,做工也没有因身为品牌入门车型而打折,并且设计上也是丰田一贯的人性化,内饰细节设计考虑细致周全。这不是一款富有激情的车型,它能带来的只有平顺与舒适,并且超低的油耗,是最省心、最省钱的选择,另外,如果你不想在别的豪华品牌4S店受气,CT一定不会让你失望!所以,这是一款与德系对手截然不同的选择,CT更适合居家型的年轻人!
英菲尼迪Q30 概念车
英菲尼迪Q30概念车内饰展示
德系三剑客在紧凑级豪华车市场的对手不够多,但那是现在,未来很不好说,比如将在2015年底正式亮相的英菲尼迪Q30,全新车型将基于奔驰MFA平台打造,也就是与奔驰A级同平台,可以预期这是一款以时尚动力设计和运动性能为卖点的车型,对年轻消费者会有较大吸引力。另外,除了Q30,英菲尼迪在计划在次基础上打造一款入门级的跨界小车QX30,全面进军紧凑级豪华车市场,可谓来势汹汹!
编后语:
紧凑级市场将会成为未来豪华品牌的主战场,各大品牌都不遗余力地投入更多资源,例如奔驰计划从现在到2020年投资10亿欧元研发和生产下一代紧凑型车。而宝马希望紧凑级豪华车能占到宝马在华总销量的30%。奥迪中国高层也公开表示,高档车市场“个性化、小型化、运动化、环保化”是发展趋势,2015年一季度,紧凑级车型的销量占奥迪在华销量已经超过20%,明显高于去年同期。
德系三剑客是紧凑级豪华车市场的绝对主力,不仅产品线非常齐全,而且也在快步推动国产的进程,引领市场的方向,三个品牌不仅是对手,也是队友,联手将市场做大,他们之间存在的是“内部矛盾”。而作为“新移民”的非德系豪华品牌也并非只当看客,而是快速介入这个新的市场,竞争将变得更加激烈和好看,对消费者来说,这意味着选择会更多,而且价格不再高高在上,如果你希望拥有一款高品质的座驾,豪华紧凑级车型会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!
往期《对手》栏目回顾:
紧凑豪华车市场的“敌我矛盾”